香港写字楼市场低迷,业主接连降价卖楼
发布时间 2023-11-25 17:38:58 524次浏览 行情数据 商业地产 楼宇经济 办公选址 产业园区
因现金流稳定、资本市场估值较高,商业资产持有与运营曾是房企的“香饽饽”。如今,资金压力席卷全行业,各类商业资产正从宠儿变为房企套现的筹码。
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香港,中环的写字楼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,曾以租金“贵”绝全球。在这里,众多外资金融机构汇集于此,从供应链、消费、市场、国际关系等公司搬迁变化中,亦能窥见世界竞争格局及楼市的*动态。
近日,世茂集团主席许荣茂减价求售香港中环写字楼两楼层,*叫价共逾14亿港元。禹洲集团也于近日作价5亿港元放售香港中环中心物业,实际呎价低至20432港元。此前,在今年,恒大被爆抛售香港总部大厦进行套现。

 
这与之前2018年左右内地房企疯狂在香港“扫货”形成鲜明对比。此外,叠加外资金融机构裁员等因素影响,香港写字楼空置率也愈发严重,让寻找买家成为难点。
前几年市场好,开发商可以多买资产,能融到比资产多的钱。但现在这一模式已玩不转,只能卖掉资产,关键是能卖掉也很难。
第一太平戴维斯表示,内地业主面临财务困境、高利率和高风险,被迫出售投资物业(包括分层写字楼)。需求萎缩及供过于求让写字楼租赁市场下滑,导致 2019 年至 2023 年写字楼租金下降 35%,这意味着写字楼投资 2%-3%的收益率对投资者不具备吸引力。市场上只剩下终端用户,在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,2019 年至 2023 年写字楼价格也下降了 32%。”

 
香港的写字楼曾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商业地产资产之一,香港写字楼出现下跌的原因有三点:
第一,疫情让不少公司缩小经营规模,导致写字楼一部分空置。
第二,疫情令办公方式变成了更加灵活的流动办公,需求结构发生改变,进而导致对整体写字楼需求减少;
第三,很多国际公司把总部搬到新加坡、东京等其他城市,或分成几个区域总部。
此外,外资通过房地产基金或者一些基金进行所谓的全球化布局,他们持有房地产*的组合方式就是写字楼资产,这些资产在过去属于优质资产。以前*写字楼大多以单栋形势持有,现在整栋写字楼在开售时被散卖掉。如果被卖散掉,这样租金也会下滑,因为失去了整体维护的统一形象。
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,高力国际集团公司数据显示,香港整体甲级写字楼空置面积今年达到创纪录的1300万平方英尺(约合120万平方米),空置率约15%,是2019年的三倍以上,超过了曼哈顿12.5%的水平以及竞争对手新加坡4.6%的水平。

商办进化

泛产业研究 新零售资讯 人物访谈
商业地产创新业务官方号,以创新视角关注商业地产办公领域热点。